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曲阳石雕

2012-12-21 00:00 
 

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当地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是闻名中外的雕刻之乡。

曲阳石雕所用材料天然汉白玉产于该县城南黄山之下,储量丰富。石质具有洁白晶莹、纯净细腻、脂润坚韧、经久耐磨等特点。石料既易受刀,又耐风化,色泽不败。其雕刻工艺既善于利用刨荒、刨光、开脸等特技,又善于目测定型,采用“上细”工艺,达到了“线要直、面要平、弯要活”的标准。

曲阳雕刻技术始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代雕刻艺人的不断探索和千锤百炼,雕刻技术日益精湛,艺术水平不断提高,留下诸多传世之作。北魏的石虎、石狮、人物等石雕古拙浑朴;魏晋的飞禽、石狮、石羊形象逼真。大唐盛世,佛教盛行,石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曲阳成为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其雕刻流行圆刀法,人物、佛像造型丰富,衣饰自然、文武有姿,飞禽走兽、花鸟静物等轮廓清晰、线条流畅、玲珑剔透。至元代,曲阳石雕已享有盛名,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一批杰出的民间雕刻艺人。明清时期,曲阳石雕工艺更加精巧。清末曲阳人雕刻的《仙鹤》、《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以致“天下咸称曲阳石雕”。新中国成立后,曲阳石雕艺人先后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天安门修复等北京十大建筑工程和毛主席纪念堂兴建工程的雕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曲阳石雕获得了长足发展。雕刻艺人把浮雕、镂雕、圆雕的技法和现代解剖学、透视学、美学融入雕刻技艺中,使仿古作品古朴典雅、栩栩如生,现代作品清新自然、意境幽深。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雕刻之乡”。

曲阳石雕工艺历经千年而不中断,誉满海内外。随着曲阳石雕材质从大理石、玉石到木质、象牙、青铜、不锈钢等的扩展,其雕刻技艺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造型门类,技法不一。现在曲阳石雕的题材相当广泛,既有传统的仿古建筑饰品,又有现代人物雕像;既有园林雕塑,又有家庭装饰;既有飞禽走兽,又有游鱼花卉;既有上百米的巨作,又有长不盈寸的精品。其造型生动,雕工严谨,风格浑厚而不笨重,精巧而不纤弱。曲阳石雕现在的主要传承人为卢进桥、甄彦苍、安荣杰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曲阳手工雕刻技艺不断受到冲击,开料、手工刨荒、工具制作、手工锤钎等技法已近失传,石雕模型也不再制作。此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雕刻材质和雕刻类型受到影响,佛像制作越来越少。这对传统曲阳石雕技艺的保留与传承也造成了不少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