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县地处冀中平原,西倚太行,南临滹沱,北望京畿,古时称苦陉、毋极,唐朝之后定名无极。自古以来,无极农耕兴旺、物流畅通、商贸繁荣,外地文化也随之流传。
无极剪纸源于明末清初。本地很早就有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在窗纸贴窗花的习俗,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后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无极剪纸形式多样、造型丰富、题材广泛、古朴大方、纯真完美,作品大多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被赋予时代特色。
无极剪纸为单色剪纸,以杨素苗为代表的民间剪纸艺人在县域及周边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民间剪纸艺人杨素苗清末民初出生在行医世家,其长辈喜爱绘画书法。受家庭影响,杨素苗自幼酷爱剪纸,她一生创作了上万幅独特风格的剪纸作品。以杨素苗为代表的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主要有“龙凤呈祥”系列二百余种;花灯系列近百种,有龙灯、鱼灯、虎灯、猫灯、兔灯、梅花灯、石榴灯等;人物系列的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花鸟草虫系列的有“百鸟朝凤”、“花好月圆”、“白菜蝈蝈”等;成语吉语系列的有“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五谷丰登”等;此外还有时代感鲜明的作品,如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光荣”、“勤俭持家”等,60年代的“红心向党”等,80年代的“五讲四美”、“勤劳致富”等,90年代的“改革开放”等。无极剪纸大多作品文图并茂,把文字周边用花卉、人物加以装饰以突出文字内容。构图妙趣横生,成为无极剪纸的一大特色。
无极剪纸艺人杨素苗曾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和北京市美展,多幅作品被送往日本展出,并作为河北省的礼品赠送日本。她本家众多子女、亲属都从事剪纸创作,周边许多村庄的爱好者也前去学艺,并有外地的众多爱好者慕名前来投师。1991年,原石家庄地区在无极县举办了民间剪纸艺术展,杨素苗的作品荣获一等奖。
除杨素苗外,无极还有牛士民等一大批年轻的剪纸艺人。牛士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发了“革剪”、“叶剪”、“布剪”等十多个品种。他还带领全村近百人组成一支剪纸队伍,因此无极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之乡。无极剪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冀中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