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威县乱弹

2012-12-21 00:00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距省会石家庄138公里。“乱弹”至清嘉庆、道光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京徽的合流,乱弹便脱颖而出,自立门户。

威县乱弹剧目丰富,约有300多出,代表剧目有《临潼关》、《广武山》、《煤山》、《两狼山》、《石佛寺》、《全忠孝》、《白逼宫》、《王莽篡朝》、《大上吊》、《调寇》、《金钱豹》、《顶灯》等。威县乱弹主要唱腔有明显的俗曲痕迹,演唱上近似丝弦腔,但较丝弦腔更为浑厚、粗犷。威县乱弹原来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包括:乱弹腔、昆腔、扬州乱弹、高腔、罗罗唢呐二黄和杂腔小调。现在唱腔均以板腔体的乱弹腔为主,特点是男女腔均为本字咬音,假嗓拖腔。主要板式[一鼓头][二鼓头][慢板][流水板]等,偶尔也唱昆腔。其唱词是上下句结构,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基本句式,昆腔唱词为长短句式。乱弹曲牌流传至今尚有100多支,其中“混牌子”一般都有唱词和锣经,如[山坡羊][粉蝶儿][大泣颜回][潮阳歌][一江风]等。“清牌子”分大唢呐曲牌、笛子曲牌、海笛曲牌三部分,常用清牌子有[大开门][小开门][扬州开门][二板揣][九连环]等。乱弹的锣鼓经丰富,仅开场锣鼓就有9种之多,如老一鼓头、老二鼓头、软二鼓头等。

威县乱弹保留了南曲以檀板司节奏的习惯,以唢呐为主的吹奏乐伴奏,红火热闹具有民间吹鼓乐风格,音繁节促。传统文场伴奏乐器为唢呐两支、七孔笛一支、小方笙两把。生角多用唢呐、笙伴奏,旦角多用笛子、笙伴奏。

威县乱弹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表演古老浑朴、粗犷热烈,注重唱、做、念、打。老生、胡子生的重头戏为多,为生行之首。武戏讲究把子,成套把子有30多种,如三点刀、单半截挺、双半截挺、单刀拐、满天红、老虎枪、大春秋、老八下等。乱弹的表演特技有飞锥穿叉、滚绳卷帘、叼碗捉提、簸粮下高、上吊荡人、吊辫子等。

威县乱弹的音乐采用“纯律”,唱腔与伴奏采用“支声复调”的多声部音乐表现形式,每个声部在整体制约下独自进行,形成独特而微妙的旋律对比效果,这在中国戏曲声腔中是独一无二的。

研究威县乱弹对丰富中国多声部音乐理论,对解决给五声旋律配置对题并保持音乐整体风格统一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