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沙河藤牌阵

2012-12-21 00:00 
 

“藤牌阵”是我国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如今,仅存于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人称之为 “打藤牌”。

藤牌阵历史悠久。商代,在北方部族征战中,便有人发明了攻防护身的藤牌。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指挥人员发展成进可攻敌、退可防身的藤牌阵。沙河藤牌阵,传说形成于明末。李自成军队从北京溃败南退,途中一人秘密逃遁十里铺村,他将藤牌阵传授给村民,用以护村、防身,并留下“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训诫。三百多年间,村民遵循训诫,将藤牌阵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12代,经常习练者达200余人。现在在当地,藤牌阵已列入小学体育课程。

藤牌开战时,由战鼓指挥,大筛锣、铙、镲、钹辅助烘托。表演阵法时,攻守方每队最少四人。藤牌兵左手执藤牌,右手执短刀,与四名攥三齿叉、大片刀、长矛或木棍者按阵法轮番打斗。当遇大队敌兵袭来时,则使用密集队形擎起藤牌作为掩蔽,限制敌人弓马。如果发现敌人散开,则立即变为小队,每兵活动的范围为八尺,后退一丈,进退灵活,尤适宜在旷野或山地作战。实战时藤牌阵法变化无穷,常见的有一字长蛇阵、八卦连环阵、梅花五方阵、八门穿心阵等,阵容可随实战需要扩大到成千上万人。

制作藤牌的主要材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带常见的荆条,经过沤泡变得柔软坚韧后,即可用来编制藤牌。制作完成后,再经桐油浸泡,涂上生漆,然后在两个圆形藤制品中间夹上棉花之类的物料,最后在藤牌顶部罩一块画有虎头的帆布或生牛皮。

三百多年来,沙河藤牌阵无论是在防身御敌还是活跃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藤牌阵法攻防兼备,变化莫测,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古军事战法的内容。藤牌阵法场面中融入了舞蹈和音乐,还可以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人们获得艺术享受。

目前,健在的藤牌阵阵法传承人平均年龄达80岁,年事已高,继承人不仅人数较少,而且战术、技法生疏,动作生硬、简单,阵法不整,竞技水平日减,沙河藤牌的传承已告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