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务云邮件系统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云业务中台系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资讯网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468号建议的答复

2024-06-03 14:00 

刘冬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河北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运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加强全省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组织深入开展河北红色资源专项调查,进行系统性、协同性的科学规划,优化红色旅游景区展陈设计,推出具有河北特点的红色文创产品,加强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河北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形式,持续增强河北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 系统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完善全省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机制,完善财政支撑体系,促进全省红色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四级红色旅游规划体系,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编制了“省-市-县-景区”四级旅游规划体系。我厅编制了《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三期规划纲要》《河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市县编制了《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阜平县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等规划,指导景区编制了《冉庄红色记忆生态文化小镇概念规划》《狼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推进红色旅游科学开发和高水平建设。并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全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整体调度。二是丰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成功推进2个系列景区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分别是保定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和张家口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使河北省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达到14处30个,形成了以红色圣地西柏坡、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等为龙头的精品景区,有力提升了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支撑。

二、 政策加持保障资金投入

为有效加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厅不断完善红色旅游财政保障机制,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社会自筹资金为辅,加强红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使河北红色旅游在全国保持着较高竞争力和影响力。2017-2019年,西柏坡景区获得中央配套资金分别为679.44万元、716.5万元、2127.56万元,资金支持逐年增加;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获得中央配套资金为682万元、1239万元、928万元,获得地方自筹资金分别为25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加强了革命遗址保护修缮,丰富了红色文化展陈。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融入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之中。

三、 资源普查加大文物保护

持续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我厅系统梳理1840年以来河北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红色资源,加强未公布、未定级红色资源的调查和登记,全面掌握红色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及保护情况。强化数据普查、等级认定、编辑整理,在“摸清底数”上升级加力。鼓励各地市对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抢救濒临消失的革命史料,搜集散存在社会上的红色文物;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立红色资源档案数据库。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每个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记录和保存,打造网上红色史料馆。

四、 守正创新丰富产品供给

深入挖掘河北红色资源特色和内涵,持续加强项目谋划,推进展陈升级改造,打造具有河北红色资源特色的文创产品,进一步打响河北红色旅游品牌。

一是促进展陈提质升级。深入挖掘全省红色旅游景区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纪念意义,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提升展陈的吸引力、感染力。西柏坡纪念馆推出《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专题展》、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推出《抗日英雄 民族先锋——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著名烈士事迹展》、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推出《留学报国 践行初心——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走出的科技专家展》、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推出《“诗书画印颂英烈”红色教育主题展》等,不断丰富展陈内容,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

二是推出具有河北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依托河北省各级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紧扣红色文化主题,研发河北特色的红色纪念品、红色生活用品、红色学习办公用品、红色工艺美术品等。我厅主导开发的“红色热土 英雄河北”河北红色旅游手绘地图、“红色太行 英雄河北”鼠标垫和便签纸、西柏坡笔记本、“两个务必”镇尺等在全国红色旅游博览会进行展出,深受全国游客喜爱。西柏坡精神氛围灯、京绣红船、致胜壶等12套红色文创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展,宣传展示河北红色资源文化内涵的同时,深化产业融合,丰富了红色旅游文创消费品市场供给。

五、 多措并举打造宣教高地

持续加强对河北红色资源内涵的挖掘提炼,提升河北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创新红色文化载体,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和数字技术,打造河北红色旅游宣传高地,提升河北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促进红色旅游景区数字化升级。积极推进VR、AR、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在红色旅游景区的应用,提升游客的沉浸式游览体验。支持红色旅游景区智慧化提升,完善网上预约、虚拟导览、智能讲解、体验交流、问题反馈等线上服务。推出“云游红色河北”全景VR平台,利用网络数字技术,组织有条件的红色旅游景区加强网上展馆建设,对场馆实体外景、展出内容和历史故事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打造红色数字家园。创新河北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形式,依托河北旅游官方网站、“一部手机游河北”平台进行专题宣传,在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和“红色河北”新媒体平台开设“红云课堂”“云游红色河北”“红色地标里的党史故事”等线上专题,对我省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打响河北红色旅游品牌。二是策划举办红色旅游主题活动。举办“中国红色旅游音乐节”“河北红色旅游博览会”“河北红色旅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旅游宣传系列活动,提高了河北红色旅游的品牌知名度。组织河北红色旅游景区代表参加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等活动,集中宣传河北红色旅游发展成果,提升河北红色旅游品牌在全国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 培育人才讲好河北故事

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健全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优化红色旅游人才梯队架构,全面提升河北红色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指导筹备河北省红色智库。指导河北省红色旅游协会在红色资源、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多领域遴选聘请一批行业专家和学者,组成河北省红色智库,进一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为开展全省红色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供骨干师资,为红色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广泛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涵深厚的红色教育。二是加强红色教育。鼓励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策划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演艺巡演等活动,打造大学生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载体。组织开展“河北省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河北省红色讲解员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生动讲述河北故事,中国故事,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使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有效结合,提升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七、 创新融合带动经济发展

依托西柏坡景区、白洋淀景区、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红+绿”“红+古”“红+乡村”等,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白洋淀景区红色旅游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红与绿”结合、优势互补,加快景区周边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了“梦里水乡”大淀观光游线路。前南峪打好“红色抗大、绿色生态”两大资源牌,形成以红带绿、以绿宣红的发展模式,让游客在绿色旅游中接受红色教育,在红色教育中畅享绿色生态,加强与周边地市红色旅游的互通合作,提升景区吸引力,赋能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大格局。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做好全省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借鉴先进省份发展经验,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加强馆校合作,培育时代新人。多措并举,用好河北红色资源,讲好新时代河北红色故事,不断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